参玉
由广大爱好者自制,和田玉知识共享平台——全网唯一
1812篇原创内容
公众号
经常与同好们交流,发现大家的注意力,似乎都被网络媒体,带到和田玉的经济价值与外观上去了。打开某些营销号,映入眼帘的,全是 “克万”、“ 百万成交”、“ 创2亿成交纪录”的数字标题。
展开剩余81%倘若不仔细观察,或许会误以为,自己是打开了某个疯狂的传销组织网站呢!即便是较负责任的平台,介绍的多半也是玉石的白度、皮色、透明度,以及所雕刻题材的威猛,与雕工技术的精巧,这些视觉效果问题。
以至于绝大多数人,为此忽略了和田子玉的触觉感受。而回想过去的这20多年,参悟玉石的过往经历,我却依稀记得,自己察觉到子玉的这一魅力,却是从一枚翡翠手把件开始的。
那是利用一块半是墨翠,半是高冰的原石,加以俏色巧雕的怪庄玉器。莲叶晶莹剔透,坐蟾通体漆黑,造型有点儿宫崎骏动画的格调。
而在讲解的时候,雕刻者说:之所以将荷叶做亮光处理,把玉蟾抛成了亚光,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强烈的对比,来达成视觉刺激的目的。
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整件玉器的手感,更柔和一些。听她讲得合情入理,我也心悦诚服。然而等笔者真的将这件玉器攥在手里时,掌心传来的,却是冰冷生硬的刺痛感。
这个感觉至今仍然记忆犹新,加之不久后,我又遇上了一枚用优质和田子玉制作的瑞兽手把件,二者的差距就更是悬殊啦!
哪怕是寒冬腊月,手里握一颗子玉,也会顿感温暖柔软,不出两分钟,便如同攥着父母亲人的手一般,温情中又透着几分倔强的刚性。
平滑中又略带着些许棱角,宛若坚强的后盾,令我的心里既舒服又踏实,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滋味儿,如饮甘露,又似经过了正宗的中医按摩,周身百骸无不顺畅。
这种享受是那些直播间里热销的,红皮白肉的俄料,水灵鲜嫩的青海山料,和所谓的且末金山糖白料,无论如何都难以企及的。
虽然客观的讲,和田玉也仅是一种石头而已,但它的温度,却能滋润被忙碌的都市生活,烘干的心田,让我气定神闲,可以从容的面对。
(图片均来自于网络转载)
如果你也认同“参玉”这种,不以销售和田玉牟利为目的,
希望给自己的兴趣爱好留下一小块净土的作法,
欢迎您通过点赞分享,来加入我们。
阅读下一篇——可惜掏不出650万来,这样的和田玉“橡皮擦”我也想要一个
发布于:河北省